温馨的春节 无奈的楼市
编辑:漯河楼市网
2013年03月16日08:54
来源:漯河楼市网
摘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份,开源房产销售出去的房子突破130套,MOCO新世界销售突破100套,“汾河上的院子”销售突破100套,天鑫现代城销售接近60套……
一年一度的春节返乡置业高潮落下了帷幕,收益颇丰的售房部开始盘点自己在春节期间的收获了。
返乡置业的高潮在今年春节体现得淋漓尽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份,开源房产销售出去的房子突破130套,MOCO新世界销售突破100套,“汾河上的院子”销售突破100套,天鑫现代城销售接近60套……
今年我市春节返乡置业的特征
来势凶猛,毫无征兆。今年的春节返乡置业群体中有着很多的老年人,他们为自己在外工作的子女选房子,把子女的QQ号交给置业顾问,让他们互相沟通,选择好楼盘、算好房价、首付及各种费用情况,在春节回来后亲自到售楼部做出选择。泰盈·紫金城从初一至初八仅有一个人值班,而建业·壹号城邦则是集体海外旅游,到农历的正月十五才正式开门纳客,从中看出不是所有的开发商都意识到今年春节销售的火暴态势。
房价的走势十分明朗,继续上涨得到多数购房者的认可,并有部分客户认可未来几年房价会翻番。去年春 节期间也有返乡置业者,但很多到访置业者坚信房价还会下降。事实也确实如此,部分项目在三四月份出现打折降价现象,但是消费者并不买账,所以那些当时降价的项目在降价期间销售并不好。今年那些以为房价会上涨的客户出手迅速,坚定的现场氛围影响着部分犹豫不决者,很多看房者在售楼部现场氛围的影响下也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对于未来楼市价格上涨的认识。
成交迅速。平时的看房者成交周期十分漫长,往往是十天半个月甚至是几个月都不会作出决定,而在今年春节期间,客户作出购买决定的时间一般都在三天内,一是因为销售现场看房者众多,现场气氛有利于销售。
二是返乡置业者一般仅有几天时间在家,必须尽快作出选择。
购房者对于价格敏感性不大。有位朋友,几年前看天鹅湖的房子因为嫌房价高没有购买,后来到上海打工,而今年春节回来后直接去了比较贵的项目———昌建·东外滩,并且购买了中户型的房子。这其实是很多返乡置业者的一种情况。还有一个在厦门打工的小伙子,周口人,从事木工行业已近十年,年收入96000元,再加上女朋友的收入,对于均价每平方米3200元的房子,他们工作不到四年就可以全款购买。大部分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二线城市工作者返乡置业对于房价的敏感性都不强,因为挣外地的工资回家乡购房确实不算什么,大部分返乡置业者更看重项目的配套及品质。 购房者更加理性化。以前大家在购买房子时盲目求大,原来两房的户型在三四线城市基本无人问津,现在80多平方米的两房销售十分好,而三房的房子也由原来的130平方左右向110平方米左右过渡。
造成火暴场面的原因
本轮被誉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是从2011年3月开始的,两年多的调控之后蓄积起来的客户在春节期间短时间内爆发出来。
首先心理预期。今年购房者很少有人再提房价会下跌的事了,既然房价不会下跌,会继续上涨,那么晚出手肯定不如早出手。形成这样心理预期的原因是:一二线城市的楼市在去年4月份已经开始回暖,到七八月份出现了异常火暴的情形,媒体和部分专家说这是刚需入市,是蓄积客户释放,这样的情形不会持久,今年绝对不会出现“金九银十”的局面。就我市来说,对于开发商最难熬的是去年春节前后,到5月份时成交量已经开始逐步回暖,“金九银十”虽没有一二线城市火暴,但是销售情况明显比上半年好了许多。而返乡置业者主要是集中于三个时段:春节、两个黄金周和收麦期间(农民工购房)。
然后是一二线城市房价没有下跌的现实使得大家对于房价下跌没有了希望。虽然调控十分严厉,但是大家明显感觉到一二线城市房价还在持续上涨,大家感觉到自己在一二线城市购房无望。伴随着一二线城市房价的上涨,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也是迟早的事情,不如赶紧买了放心。
最后是大力推进 城镇化进程政策的影响。现在大家已经明显意识到大城市带来的诸多弊病,尤其是北京一月20多天的雾霾天气,让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身心健康已经受到严重威胁了,不能再过度发展超级城市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返乡置业也成了不二之选。
随着成交量的攀升,很多购房者明显感到了房价的上涨。昨晚在本报房产新闻部建的置业资讯群“我们聊房吧”QQ群里看到有群友说现在建业·壹号城邦、MOCO那里已经没有低于每平方米5000元的房子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买房?在这么多人购买的情况下房价会下降吗?回家过年原本是十分温馨的事情,但是看着售房部里争先恐后的购房大军,置业顾问却坚定地表示没有更多的优惠,很多购房者表示十分无奈……
——共 [1] 页——
关键字:漯河楼市、漯河房地产、漯河房产、漯河地产、漯河房价、漯河新楼盘、漯河房地产市场行情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18639005110)